在古老的中药宝库中,有一种名为桑黄的真菌,虽然名气不及冬虫夏草,但其功效却堪称一绝。这种寄生于桑树之上的珍贵药材,正在现代科研的验证下,展现其惊人的健康价值。
在古代医药典籍中,桑黄被誉为“如果得到附生于桑树上的黄色疙瘩(桑黄),死人也可复活”的灵药,民间更是将其作为一种治疗肝病、癌症的绝药。
这种古老的真菌,究竟蕴藏着怎样的健康密码?让我们一起探寻桑黄的功效、作用与主治范围,了解这一千年神奇真菌如何为现代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桑黄,又称桑臣、桑耳、桑黄菇、老木菌等,是多孔菌科真菌桑黄的子实体。它主要寄生在桑树的树干上,性甘、平、味苦、味辛,归肝、膀胱经。
在我国,《中药大辞典》早有它的药用记载4。近年来,日本、韩国相继对其进行开发,桑黄成为国际公认的生物抗癌领域中药效非常好的药用真菌。
在古代,桑黄的药用功能主要是活血止血,化饮,止泻,主治血崩、血淋、脱肛泻血、带下、经闭、症寝积聚、癖饮、脾虚泄泻等。
在传统中医中,桑黄主要用于治疗血症和妇科疾病。对于血崩症(妇女阴道的不正常大出血)、血淋(尿中带血)以及脱肛泻血、带下、闭经等症状都有很好的疗效。
桑黄还能治疗妇科的症瘕积聚(如卵巢囊肿、子宫肌瘤)。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桑黄的成分极其复杂,除含大量多糖类物质外,还含β葡聚糖、几丁质(壳聚糖)、杂多糖等成分。这些成分赋予了桑黄广泛的药理活性。
桑黄最引人注目的功效是其卓越的抗癌能力。研究表明,桑黄所含的基质金属蛋白具有极强的生物、药理活性,可有效增强免疫力、抗菌、抗氧化,抑制肿瘤的转移和血管再生,促使癌症细胞凋亡,有效率高达七成以上。
桑黄对肝癌、肺癌、膀胱癌、口腔癌、子宫癌、卵巢癌、子宫颈癌等多种癌症都有防治作用。它能通过细胞调节和体液免疫来提高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桑黄还能激活巨噬细胞吞噬能力,诱导癌细胞自行死亡。
对于癌症患者,桑黄不仅能强化免疫力,诱导癌细胞自行凋亡,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及转移,还能减少化疗或放疗对正常细胞损伤的副作用,缓解癌症患者特有的疼痛。
桑黄在保护肝脏方面表现出色。它能抗肝纤维化,促进肝细胞再生,对防治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腹水等疾病有显著效果。桑黄能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可防治脂肪肝。
它还能减轻酒精、药物对肝脏的伤害,促进肝细胞再生,恢复肝脏功能。日本和韩国早已将桑黄微粉胶囊用于临床治疗脂肪肝或肝纤维化等肝病,其疗效十分显著。
桑黄含有的一些物质可以调整血糖浓度,对糖尿病有预防及改善的效果。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桑黄的多糖体可以刺激细胞激素IL-1,促进胰岛素分泌,从而降低或调整血糖浓度。
同时,桑黄还可以降低血脂、血压,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这对于现代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提供了天然的防治方案。
桑黄中的酸性多糖、蛋白多糖对免疫系统有调节作用。可增强身体免疫功能和抗病毒能力,改善骨髓损伤,提高造血功能。
根据日本、韩国针对桑黄的研究结果显示,从桑黄中分离出来的多糖体,可以刺激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可活化细胞、增强身体免疫力。
桑黄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能够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利用脂多糖刺激巨噬细胞所引起的发炎反应,给予桑黄正丁醇萃取物之后具有抑制发炎作用。
桑黄含有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酚类物质可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氧化损伤,其抗氧化能力约是灵芝的10倍,有助于预防衰老相关疾病。
此外,桑黄还具有抗衰老、降低胆固醇、抑制尿酸和抗过敏等作用。桑黄提取物能够完全抑制尿酸,对痛风有良好效果。
还能抗过敏,对过敏性鼻炎、久治不愈的湿疹疗效很好。
桑黄适合的人群广泛:免疫力低下者、癌症患者及放化疗者、肝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高血脂人群、痛风患者、过敏性疾病患者等。
桑黄可煎汤内服,或入丸、散,也可研末调敷外用,煎汤服用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水煮法:将桑黄切片或打碎,每次20-30克放入砂锅内,清水浸泡半小时,三碗水煮(熬)至一碗水,稍温后服下,早晚各一次。
根据不同的健康需求,桑黄的用量也有所不同:
日常保健:每天3-6克(每年吃1-3个月)
化结节:每天6-10克(连续性吃3-6个月)
早期肿瘤(未转移):每天10-12克(连续吃6-9个月)
晚期肿瘤(转移):每天12-20克(连续吃6-12个月)
桑黄性寒,味微苦,不适合胃寒、体质偏寒及孕妇等人群服用。在服用桑黄时,应遵医嘱规范用药,避免与其他药物同用产生相互作用。
桑黄及提取物对人体无毒无害,即使长期大剂量服用亦无任何毒副作用。但仍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
桑黄作为一种古老而珍贵的中药材,其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丰富的功效价值正在被现代科学所证实。从抗癌防癌到保肝护肝,从调节免疫到改善代谢,桑黄展现出了全面的健康保护作用。
在健康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这种千年神奇真菌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着独特的力量。无论是作为疾病治疗的辅助手段,还是日常健康的守护者,桑黄都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和合理利用。
当然,在运用桑黄保健治病时,我们也应该保持理性态度,遵循专业指导,让这一古老瑰宝更好地为我们的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