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四季,分明而富有诗意。春赏牛首烟岚,夏游秦淮画舫,秋栖霞山观枫,冬石象路踏雪。天地万物随着节气更迭而生长化收藏,人的身体,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亦当如是。中医养生讲究“天人相应”,认为人体的气血运行与脏腑功能,会随着自然界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气候变化而波动。因此,在南京,顺应四时节气来进行针对性的经络养护,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

春季:疏肝利胆,让生机勃发
南京的春天,忽冷忽热,但万物生发,阳气上升。在人体,与春天对应的脏腑是肝和胆。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若肝气不舒,郁结在内,则易情绪低落、烦躁易怒,同时会出现胸胁胀痛、女性月经不调等问题。
养护重点: 疏通肝经、胆经。
按摩方法:
推搓两胁: 将双手手掌置于腋下,顺着肋骨间隙向前推搓至腹部,反复多次。两胁是肝经和胆经循行的区域,此法能有效疏解肝气郁结。
点按太冲穴: 太冲穴在脚背上,第一和第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它是肝经的原穴,是疏解肝郁的“消气穴”。每天用拇指点按3-5分钟,感觉微微酸胀即可。
敲打胆经: 胆经循行于人体侧面。站立,双手握空拳,从臀部外侧开始,沿着裤缝线(大腿外侧正中)一直敲打到膝盖外侧。每天敲打左右各50次,能促进胆汁分泌,提升人体的生发之气。
夏季:清心养心,解暑湿之困
南京的夏天,以“火炉”著称,湿热交加。此时心火易旺,人易心烦、失眠、口舌生疮。同时,暑湿困脾,易导致食欲不振、四肢困重。
养护重点: 养护心经、心包经,健脾祛湿。
按摩方法:
按揉内关穴: 内关穴在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它是心包经的络穴,是守护心脏的关口,对于缓解心悸、胸闷、失眠有奇效。
拍打肘窝: 肘窝是心经、心包经、肺经通过的地方,藏着两个重要穴位——曲泽和尺泽。夏季经常拍打肘窝,可以清心火、肺热,排出心肺的毒素。每周拍打一次,出点痧效果更好。
按摩阴陵泉穴: 阴陵泉穴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它是脾经的合穴,是祛湿要穴。经常点按,可以健脾利湿,缓解夏日疲乏沉重之感。
长夏(夏秋之交):健脾和胃,固后天之本
长夏时节,湿气最盛,与人体脾脏相应。脾主运化,最怕湿困。此时是调理脾胃的最佳时机。
养护重点: 强健脾经、胃经。
按摩方法:
摩腹: 每晚睡前,将手掌搓热,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缓慢轻柔地摩腹3-5分钟。此法能健运脾胃,促进消化。
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它是养生保健的第一大穴,有“按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之说。每天按揉此穴,能燥化脾湿,生发胃气,强身健体。
秋季:润肺养肺,防燥邪入侵
南京的秋天,天高云淡,但气候干燥。肺为娇脏,喜润恶燥,易被秋燥所伤,出现干咳、皮肤干燥、便秘等问题。
养护重点: 滋润肺经、大肠经。
按摩方法:
敲打肺经: 肺经循行于手臂内侧前缘。可用对侧手掌沿着手臂内侧,从锁骨下缘开始,轻轻拍打到拇指尖端,以宣发肺气。
按揉列缺穴: 列缺穴在前臂桡侧缘,腕横纹上1.5寸。它是肺经的络穴,通任脉,《四总穴歌》说“头项寻列缺”,它不仅能治肺系疾病,对缓解秋燥引起的头痛、咽喉干痒也很有帮助。
叩击迎香穴: 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每天用食指揉按或轻轻叩击此穴,能通利鼻窍,预防呼吸道感染。
冬季:温肾藏精,积蓄生命能量
南京的冬天,湿冷刺骨。此时自然界阳气闭藏,与人体肾脏相应。肾主藏精,是人体能量的仓库。
养护重点: 温补肾经、膀胱经。
按摩方法:
搓腰温肾: 将双手掌心搓热,紧贴腰部脊柱两侧的肾俞穴区域,上下往返摩擦,直至腰部发热。此法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对腰酸背痛、夜尿频多尤其有效。
泡脚并按揉涌泉穴: 每晚用热水泡脚,并用手揉搓脚心的涌泉穴。涌泉是肾经的起点,温灸或按摩此穴,能引火归元,滋养肾水,改善冬季手脚冰凉。
在南京,遵循这套顺应天时的经络养护法则,就如同为身体穿上了一件无形的“节气防护衣”。它让我们在这座四季分明的城市里,活得更加从容、健康,与天地同频共振。